从供应链管理角度重新认识饲料生产企业

2025-03-09 10:45:42

文/菲律宾金丰总经理助理  孟亚龙


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,饲料生产企业的运营状况不仅关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,更对整个畜牧产业链的稳定和效率有着深远影响。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,正逐渐成为饲料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、优化运营成本、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。深入从供应链管理角度重新认识饲料生产企业,有助于我们全面剖析其内部结构、运营流程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关系,从而探寻出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。


饲料厂认知


从内部视角审视,饲料企业属于流程加工型企业。这类企业的运作模式是,原料从仓库出库后,进入生产环节,历经一系列流程,最终产出成品。其物料呈均匀、连续状态,依照特定工艺顺序流动,具有工艺过程连续性的显著特点。而且,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固定不变,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局。像化肥、药品生产等,都属于这种流程加工型,而非制造型。

与流程型制造不同,汽车、飞机制造等离散型生产方式,基本生产特征是机器对工件外形进行加工,再将不同工件组装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。流程型企业是极具弹性的柔性化组织,要实现跨企业间流程设计、优化或重组管理,需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群间的有效互动。所以,流程型企业群的运作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石。

相较于离散型制造企业,流程加工型企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。因为其工艺过程是原料从设备进入,成品从设备产出。对于饲料生产企业而言,做好设备管理是首要任务。故而,饲料生产设备的投入在饲料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中占比最大。

除生产线外,饲料厂内部还由其他几个模块构成。首先是库房,包括原料库、成品库、散装筒仓和油罐。库房及仓储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不创造价值,事实上,库存是精益生产中最需削减的成本。产品附加值一部分源于生产环节创造的超过原辅料的价值,以及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。

在饲料生产过程中,真正产生附加值的环节是粉碎、混合、制粒、包装等,这一价值链不涵盖技术配方、知识产权等内容。原料在存放期间,若未进行改变物理性状的加工,便未产生价值。然而,库房本身又是不可或缺的,尽管它不创造价值,但却是饲料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施。生产车间、库房以及一些附属设施,如职能部门、业务部门的活动空间(办公室、员工食堂、会议室、营业室、生物安全中心等),共同组成了饲料厂的厂区。


1.信息流

订单是生产运作的指令,它源自客户需求和市场策略。当订单由客户或业务经理上报至 “进 - 销 - 存” 系统,进入公司内部系统后,会被分解为具体的生产计划。其中,“成品生产需求” 会传达给生产车间和具体班组,“原料需求” 则报给采购部门。若原材料不足,会立即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或安全库存采购计划;若原材料充足,会核对订单后回复生产班组。信息流的传递实现了信息从后向前的传播,打通了从终端客户到后方供应的沟通渠道。


2.货物流

当客户对饲料产品产生需求,通过信息前置传递,可转化为企业对供应商原料的需求,这种需求转换借助信息流传递完成。也就是说,企业输出的是信息,输入的是原材料货物。供应商将货物送至企业,企业再将相应产品送到客户手中,满足客户需求,这一过程就是货物流。此外,饲料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涉及公司与公司、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资金和票据往来。


3.资金流

资金流需与信息流逆向回归到各个信息节点,与之相关的是票据流。在业务操作过程中,信息流发出、货物流回,资金流流出、票据流返回,形成两种闭环,这是出于商业流通运转的需要。商业需求流正是供应链 “五流合一” 的根源。所谓 “五流合一”,即在整合集成的战略思维下,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、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以及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聚集,实现业务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票据流、货物轨迹流的无缝衔接与融合。依托智运 CRM 等管理系统,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二级供应商,以及企业的客户和终端客户,形成了复杂的供应链体系。当进一步向外延伸,管理供应商的供应商,关注并服务客户的客户,这便是供应链管理的理念。例如,对于饲料单一原料豆粕,企业不仅要关注豆粕供应商的产品质量,还要关注其大豆供应商的质量,因为优质原料加上良好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,这一思路与 “品控前移” 的理念相契合,“质量圈” 的起始端就在于对供应商的评价与再评价制度。又如,汽车供应商甚至会为玻璃供应商指定玻璃原料提供者,对二级供应商进行管理,通过供应链信息化搭建管理流程。


1.物流职能

饲料生产企业应如何考量物流呢?物流即货物从 A 地到 B 地的流通,其职能至少涵盖七个部分。运输职能方面,交通方式包括水运、汽运、铁路、空运、管道;根据货物重量适应性,可分为快递、快运、零单、整车;配送方式有直达、中转库、分拣、最后一公里等,饲料相关业务多采用整车直达。仓储职能,狭义上指企业自身的仓储。此外,物流还包括配送职能、包装职能、装卸搬运职能、流通加工职能、信息处理职能。目前,饲料业务主要考虑运输职能中的整车直达。从物流管理角度,全流程物流可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,也可称为流通物流和生产物流。社会物流指企业以外的物流服务总和,属于公共资源;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,是具体的物流活动领域。


2.物流与生产的关系

饲料生产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→转换→产出,投入原材料、燃料、人力、资本等,经制造或加工转换为产品或服务,物流活动伴随企业的投入→转换→产出过程发生。这一过程通过改变原料形态和配比营业成分实现物料附加值,是饲料生产企业的核心业务,即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能量转化提高物流附加值,这也是企业利润来源。对应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,对应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,对应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,物流渗透于各项经营活动之中。内部物流即生产物流(企业物流),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例,多种零部件集中到货,要求其企业物流系统极为精准,虽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,但能将库存置于供应商或客户处。


3.饲料企业物流发展规划重点

场内物流:首先,仓储能力和装卸搬运是重点。例如,统计企业拥有的筒仓、液体罐数量,规划建设成品散装仓等。在装卸搬运方面,超 90% 的饲料生产企业依赖人工装卸、投料,期望通过人机自动化和完善仓储管理,提升仓库空间利用能力和周转能力。其次,场内物流更重要的是搭建物流信息化并提升应用水平,通过现有场内物流服务系统实现。此外,场内物流还需考虑当下 “非瘟防控” 流程。生物安全是饲料生产的关键部分,在饲料生产企业中,生物安全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 “车辆流动、物料流动、人员流动”,这三项管理自然成为场内物流重点。车辆流动方面,要规划好原料车和成品车清洗-消毒-熏蒸、烘干的制度和流程路线,并设定科学可行的检测标准,如车辆底盘清洗标准、车辆轮胎消毒火碱池位置、车辆清洗消毒液浓度和厂内停车场消毒后地面的 PH 值等。厂内叉车活动范围广,需重点消毒以预防交叉污染。在进行场区物流设计时,可依据生物安全防控等级进行分区管理。直接生产区(有物流接触和流动的区域),如生产车间、原料库、成品库、叉车停车区等为高风险区;间接生产区(不直接接触饲料),如装卸区、原料与成品车停车区、地磅、司机休息区等为低风险区;非生产区,如办公室、营业室、化验室、食堂等。场内人员流动主要包括来访司机、直接生产工人、装卸队、非生产人员等,可根据采购车辆流动线路分区域、分类管理,重点落实人员流动时 “跨区必消毒”。


社会物流:在饲料原料运输方面,当前处于货少车多的状态,物流业务应侧重于运力储备和对客户端的可视化升级。在饲料成品部分,重点应放在生物安全防控和散装饲料运输车上。此外,养殖场仔猪运输业务和出栏肥猪运输业务可同步开展,肥猪运输还涉及相关商业流,这也有助于为屠宰场生产计划提供精准服务。若打通物流中最基础的 “运输业务”,做好各个供应链模块的衔接,再融入信息流使整个物流供应系统完整化,便能实现产品全流程可追溯性,通过物流信息链完成食品安全管控。这些物流基础数据的积累,将为全产业链优化提供决策支持。


饲料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。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环节,从生产到仓储,从物流到信息流的深入梳理与优化,以及强化与外部供应商、客户之间的协同合作,企业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、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。展望未来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如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深度应用,饲料生产企业必将在提升运营效率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、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,为畜牧产业的繁荣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。


标签

上一篇:AI+思考=无限可能!2025-03-09
下一篇:没有了

最近浏览:

相关产品

相关新闻

沈阳总部

ADD: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169号

TEL:024-88082666

二维码

未标题-2.png

 

ewm2.png

343434.jpg

禾丰股份视频号 官方微信号 招聘公众号

分享